您的位置: 首页 > 金沙娱乐城 > 金沙APP

金沙娱乐- 金沙娱乐城- 澳门在线城践行养老金融大文章 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用心守护“银发族”

发布日期:2025-10-27 20:09:14 浏览次数:

  金沙娱乐,金沙娱乐城官网,金沙娱乐城app,金沙娱乐城,金沙赌场网站,金沙博彩,金沙集团官网,金沙赌场网站,金沙官网,金沙app,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,澳门赌场app,澳门赌场官网,澳门赌场在线

金沙娱乐- 金沙娱乐城- 澳门在线娱乐城践行养老金融大文章 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用心守护“银发族”

 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7日电 题:践行养老金融大文章 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用心守护“银发族”

 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,养老金融已驶入发展快车道。2023年10月,养老金融被正式纳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“五篇大文章”之一,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。

  在此背景下,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持续创新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,切实提升老年客群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  作为金融服务的一线窗口,网点不仅是业务办理的场所,更是传递温度、建立信任的空间。华夏银行成都分行从老年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,全面推进网点智能化与适老化改造,营造“宾至如归”的服务体验。

  在硬件设施方面,该行对自动存取款机与智能柜台全面升级“长辈模式”,实现字体放大、界面撞色设计,并新增语音播报功能。厅堂内设置的“银发驿站”,配备了老花镜、血压仪、急救药箱、拐杖、轮椅等便民工具,并由专人提供全程陪伴服务。休息区则配置了加装海绵把手与坐垫的专属座椅,网点外部也完善了无障碍通道与停车位,切实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。

  在服务流程上,该行推出手机银行“关怀版”,放大图标与字体,精简功能菜单,保留转账、查询、缴费等核心业务,支持语音播报与“一键求助”视频服务,降低老年人使用数字工具的门槛。

  此外,该行远程银行专区也为老年人提供借记卡业务、业务咨询等视频办理服务,以及个人养老金账户、养老存款、养老基金及保险等一系列适老化产品,满足客户金融需求。2025年以来,该行已累计为32名老人提供一对一远程视频支持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针对高龄、行动不便等特殊客户,华夏银行成都分行创新推出“柜面延伸服务”,由专人上门办理业务。

  今年7月,成都成华区78岁的杨大爷患病住院,社保卡在ATM机被吞,急需用卡支付医疗费用却无法亲临网点。辖属成华支行在获悉情况后,迅速启动老年特殊人群紧急服务绿色通道,派出双人上门服务团队前往医院病房。在病床前,工作人员严格核对身份信息,耐心讲解业务流程,指导客户完成签字确认,并当场交还社保卡,贴心询问是否需要协助取现,真正实现了服务送上门,关怀送到家。

  今年初,该行接到客户紧急求助,称家中老人在ICU抢救,家人因不知银行卡密码而无法支取医疗费。辖属金沙支行迅速启动应急机制,安排人员赶赴医院核实情况,并同步协调分支行完成加急审批流程,于次日成功将救命钱转入医院账户,赢得了家属的由衷感谢。据悉,今年以来该行已为20名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。

  在金融服务便捷化的同时,华夏银行成都分行也高度重视老年客户的资金安全。近年来,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老年人成为重点受害群体。该行通过日常服务中的细致观察与专业判断,多次成功拦截诈骗风险。

  今年8月,一位老年客户范阿姨来到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成华支行,要求支取10万元现金,并称要转存至离家更近的其他银行。这一有悖于常规老年人资金使用习惯的举动,引起了大堂经理的警觉。在柜员提示大额取现需预约后,范阿姨转而提出将资金转至某公司对公账户用于“投资”。关键词“对公”“转账”“投资”进一步触发了银行的风险预警。

  当时,主管行长立即启动“劝阻机制”。工作人员并未简单否定客户,而是采取“共情+理性分析”策略,现场查询企业资质,展示类似诈骗案例,并与及时赶到的反诈中心警官协同开展劝阻。

  经过近一小时的耐心沟通,范阿姨逐渐意识到风险,主动放弃转账。银行还协助其办理了10万元定期存款,并指导其联系对方退款、卸载诈骗APP,实现从单次拦截到长效防护的延伸。

  为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安全意识,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,包括厅堂微沙龙、金融小课堂等,以真实案例讲解反诈要点。该行还定期组织员工走进社区、养老院、公园等老年人聚集场所,结合免费体检、主题互动、现场咨询等形式,扩大宣传覆盖面。2025年以来,已开展老年人支付知识普及宣传301次,覆盖超7000人次。

  华夏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耕养老金融服务,推动产品创新与流程优化,强化风险防控与金融教育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金融为民”理念,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。(完)

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:本网或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新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:XXX(非本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联系方式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

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
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 法律顾问: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。